又見樹又見林的芬蘭教育
我們習慣的教育是一種「先見樹,再見林」,
但芬蘭,或不少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則是「先見林,再見樹」。
我曾經提過「見樹又見林」的教育觀念,但芬蘭是「先見林,再見樹」,這是一個我多年以來有感而發的觀察與感想。打個比方說,芬蘭教育是先讓學生看到一片森林,然後才漸漸的去啟發學生瞭解松樹、柏樹或樺樹之間的差別,而不是在一開始當學生仍在懵懂之際,就一直要去剖析、深究。
好比說,我們帶孩子到森林去,先帶孩子走一遍,再走一遍,等到走到第三遍的時候,一定就會有學生驚喜的說:『老師!那棵樹怎麼和上次看到的不一樣』,這時老師再將一些相關的理論與知識娓娓道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整體學科的觀念必定會加倍許多。也就是說,當孩子連整片樹林的模樣(學科的基本概括)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時,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他去死背樹木的細節,和樹木之間的差異,那結果必定是有一堆學生不知道神遊到哪裡去了。
「先見林」,能讓孩子先瞭解到整體課程概念與學習目標的全貌。而「先見樹」的教育模式,卻有可能再還沒機會見到森林時,不少學生已經在既漫長又著重於樹的細節過程中,感到疲憊不堪而半途而廢,因而錯過了能透過一株株高聳樹木,望見整座豐碩美麗「森林」風貌的喜悅。
芬蘭也非常強調「不做不公平的較勁」,這裡講的不公平的較勁,就是芬蘭的老師們彼此之間,不需要以考績或是學生的成績好壞等作為績效去「比較」,因為既然每個老師所帶的學生素質本來都不同,如何以統一的標準去評斷老師教學成果的優劣。芬蘭本來就不會認為學生考到滿分,是老師的本事,因為好的教育是要依照每個孩子差異來教導,讓學生們自己和自己比較、超越自己、和自己競爭,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和樂趣,才是學習與教育的宗旨,而不是強調要打倒別人、贏過別人。
「不求躁進、不過於講求形式」,也是芬蘭教育的特質;「形式」這個東西就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看法,舉個例子來說,最近我女兒有一天回家跟我說:「媽!我真的很不懂,在台灣,其他年級的學生領獎,跟我這年級有什麼關係?我們為什麼得一直站在大太陽的操場上,花了一個小時看他們被頒獎呢?」這就是一個形式的問題,為什麼少數一群人領獎,要全校大多數都曝曬在烈日底下?五年級的學生和一年級孩子之間,不僅有著年齡上的差距,更何況在一座擁有近三千位學生的校園裡,是否真有必要將全體都攪和在一起?學校的活動,應該是要真的對孩子的學習產生效益,那些不斷重複的訓誡和全體一起聽講、活動的「形式」,多數時候只會造成孩子們的不解、厭煩,更造成寶貴學習時間上的虛耗。
但到底應該如何「有效」參與,又不至於讓學生覺得自己不過是個整體活動的「道具」?其實只要讓孩子覺得有參與感,那「形式」才會對教育產生意義。接下來要提的是凡事應以「人本」為出發點,「以人為本」是芬蘭教育的最基本概念,像是師長很突然的對孩子呼過來、喊過去,小孩一定會覺得為什麼你不分青紅皂白的叫我,就一定得要聽呢?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小孩子也需要被尊重,芬蘭教育裡一向都不將學生視為孩子,他們將學生已經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分享者: Teacher Maggie 分享日期: 102.8.23
心得:
暑假時,我帶著這本書跟我去蘭嶼旅行。
在火車上讀到這段落時,我不禁放下了手上這本書,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去思考。如果『先見林,再見樹』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能為孩子做的,是什麼?
然後,我到了蘭嶼。見到了那群屬於大自然的孩子,我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到了真正的童年生活。美張天真的孩童都在午後時分問我,阿姨,妳要跟我去海邊抓魚和找螃蟹嗎?
我真的拿著竹簍子跟他們一起去了海邊。然後,我看到他們在潮間帶中熟練的去抓著生物,每一種生物或螃蟹都叫的出名字,我複誦著他們教我的螃蟹名稱,我彷彿成了他們的學生般,我的心情是很興奮的。
那天晚上,我想起了我讀到 陳之華<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種類這麼多的陸蟹和潮間帶的螃蟹明明都長的一樣,他們怎麼都記得起來,況且才是不到十歲的孩子。蘭嶼人吃魚還有分男人魚、女人魚,甚至孩子魚。他們都會把從海裡捕獲的魚每種類型都進行分類。
台灣大環境下教育體制的優劣不在我們討論之中,因為有很多現行法不是我們抱怨就能夠改變的,可是,在孩子對於這個世界都充滿好奇與想要探索的這個學前年齡,最起碼我們都有責任去培養孩子一顆想要學習的慾望。如此一來,我們所教育的子女便不是只有會考試的書呆子,而是有責任感、態度積極的下一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