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課,我看見Kevin爸爸和媽媽賢伉儷優閒的坐在辦公室桌前的椅子上,欣賞著孩子上課情形。真是稀客,稀客。


  


  後來在樓上下課的我們就一起走下樓了,只見Rebecca 提醒了忘記拿東西的Henry,她說: You forget to take your book home, Henry.(你忘記把書帶回家了。)


 


  我在後面補充了一句話:How come you always forget to bring your book home?(你為什麼老是忘了帶書本回家?)


  


  Kevin爸爸問我,Rebecca 一定在這裡學了很久吧?我回答:快一年了。


  兩人都很訝異同時期進來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差異。


 


  Phoebe 是小班的,被我拉到樓上去上課,我們採用的是混齡式的教學。


 


  學問絕對沒有所謂程度上的差別,但是卻有吸收快慢的分別,你給孩子的東西是什麼,孩子能夠吸收的極限到哪裡,其實重點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在老師家長身上。老師怎樣去引導,用什麼方式去教孩子與鼓勵孩子『自發性』的學習,引起強烈的學習動機,這是身為老師的最主要工作任務。


 


  如何把課程設計成為有趣,能夠將『舊經驗與新經驗』去做一個連結,去做一個有系統的課程,是需要老師花很多時間去思考與經營的。


  因為在這過程之中,老師需要不斷的提出問題,發掘問題。


 


  


 



 


↑這是Sunflower 前天的作業,孩子問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What are you doing?  爸爸/媽媽回答  然後孩子自己統整


What is he/ she doing?


She/he is_____________.


 


 



 


↑然後我們把它製作成一張大表格,讓大家分享,分享爸爸媽媽或是兄弟姊妹都在做些什麼。


 




 


↑  這是一張經驗圖表。


 




 


↑這個主題走了一個月,從剛開始用"划拳"開始去記單字,到最後孩子可以依照我比的動作去  make a sentences(造句)


 




 


↑最後可以自己寫句子。


 




 




 




 




 




 




 




 




 




 



↑我最開心的地方不是孩子可以將一整句句子完整的寫在作業簿上。


我最開心的是,孩子自己主動說要自己也寫上去,然後問我可不可以貼在教室。


 


這是自主性的學習,逼不得,也強求不來。


我看到孩子這麼主動,會覺得很感動。


學期末了,看到最近家長的連絡簿盡是一些對老師感謝的話,或是有感而發的說一些孩子這一年的進步。


 


我覺得很感動。


 


謝謝你們看得到我的用心。


 


 


    愛你們的園長媽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2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