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摩部落格首頁看到這篇文章,心有戚戚焉。跟您一同分享!


  「孩子的世界是成人世界的縮影。」


  在孩子的世界裡,「玩具」對他們而言絕對不是只僅有玩具。


  這玩具還有包含很多的欲望以及心理上的反應。大人有自己追求成就感或是佔有的欲望,大人有道德意識,所以我們會用正常的管道去達到我們所要的目的。


  我常常看到觀察到孩子在搶玩具的時候,其實不是「真得非得要玩這個玩具不可。」他跟同儕或是手足搶玩具,無非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力。


  其實能夠為自己的「利益」去爭取絕非壞事一件。孩子的社會裡其實是成人世界翻版,不過這些看似小小的爭執,會令你覺得頭痛欲裂。


  一個專業的幼教老師或是願意花心思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不難從孩子這些社會行為終處理衝突的態度去預測出這孩子在團體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日後的個性。正因這些紛爭的處理在在都影響了孩子心裡的感受與他正在學習到的待人接物。我們怎麼能夠不多一點心思去教孩子處理衝突,處理心理的情緒?


  在爭吵玩具中,最差的處理方式就是告訴孩子「哥哥要讓妹妹喔。」「你比較大,先讓小的玩。」


  這樣的說法,不是「理由」,孩子容易不服,甚至更容易產生兩人之間的摩擦。蹲下身來,眼神與孩子平行,耐心去請聽孩子要搶玩具的原因,或是不跟對方分享的理由,這樣的處理方式,孩子會感謝妳傾聽他的委屈,這樣的處理方式,讓較強勢的那一方學會柔軟。一個學會表達自己,一個學會與人達成協議,取得協調。然後兩個人愉快的繼續遊戲。


  這是最完美的處理方法。


  我贊成文章作者所說的:「一次買兩個」的行為是不會將問題解決的。因為重點根本不在於我很想玩這個玩具。重點事鬧脾氣的那個人試圖吸引您的注意,他想藉由這樣的方式去取得你的注意力。


  坦白說,孩子也是有心機的。


  他其實懂得說什麼話你會聽,做什麼事妳會高興。但是,父母要給予正面的語氣去指引孩子,孩子在接收正面的訊息,他會懂得用「柔軟」的方式去化解衝突。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是孩子最典型的單純心機。


  不要敷衍孩子,不要忘記去教孩子處理玩具的爭執,你教他的同時,他正在學習妳教他的規矩,與社會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2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