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簡介:
  安徒生出生於西元一八0五年的丹麥富恩島上,一個叫奧登塞小鎮的一個鞋匠家庭中,雖然家境貧苦,安徒生的父親對安徒生的啟蒙教育卻非常重視;把一線希望全寄託在獨生子的身上,而時常為安徒生講一些古代阿拉伯的傳說,或朗誦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章節,啟發了小小安徒生。但不幸的是,父親在他九歲時因加入軍隊參加戰爭,之後不到兩年返家後便去逝了。母親只有靠日以繼夜地替人洗衣辛苦賺的微薄收入養活母子二人。

  安徒生的童年,大部份在孤單中渡過。偶爾也會到附近一個鄰居家去玩,這家主人很同情他們的境遇。『詩人』這個名字是安徒生在鄰居主人那兒聽來的,他同時也在那裡吸收到一些戲劇方面的訊息,啟發了他對戲劇和寫劇本的興趣。在他十四歲的那年,有一個從哥本哈根皇家歌劇院的劇團到奧登塞演出,安徒生交上了一個當時散發節目單的朋友,那個朋友常帶他到舞台後的一個角落蹲著,安徒生看著演員們忙進忙出,在他們的腳步中他找到了人生目標──做個藝術家。  
  不久安徒生便離開家鄉遠赴哥本哈根──藝術家集結地去實踐他的夢想。
  以安徒生『微不足道』的出生背景來說,想要在當時的戲劇界發展是很困難的。但是安徒生並沒有因困難而停止寫作、或因一次次的打擊而稍減他對藝術的熱情。反而憑著一股赤子之心與赤誠,繼續努力。在他瀕臨『瓦解』、『彈盡糧絕』的時候,得到幫助;漸漸地邁入藝術創作的生涯。開始時他寫詩歌、小說、劇本,以成人為訴求的對象。

  俟受到社會承認之後,他的注意力開始轉向兒童;他想要帶給兒童,尤其是窮苦的孩子,一些精神糧食,為他們的生活多添加些美麗的東西。經過一番深思後,他開始了童話故事的創作。安徒生終其一生都奉獻在藝術創作上面,更精彩的作品因年齡的增長,以及生活的體驗的增加,而趨向多元化,更深沉豐富。

  安徒生以寫童話故事而風迷全世界的小朋友和大朋友。




  

↑左邊為堅定的錫兵,右邊為安徒生本人的畫像。


 


 



  安徒生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天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




↑左邊為美人魚,右邊為醜小鴨。




↑左為國王的新衣,右邊為賣火柴的女孩。




 


↑安徒生喜歡剪紙,因此也會用剪紙創造出童話人物的影像。



 



 


  這是安徒生的簡介,他的一生分為幾個階段。


從一剛開始的充滿鬥志與理想,嘗試著文學的創作,他的散文作品有了成功的機會。



 


  安徒生是從寫成年人的文學作品開始的,不過他對丹麥文學──也對世界文學──的最大貢獻,卻是童話。1835年,安徒生在創作了詩歌、小說、劇本,並受到社會承認之後,他認真地思考一個問題:誰最需要他寫作呢?他感到最需要他寫作的人莫過於丹麥的孩子,特別是窮苦的孩子。他們是多麼寂寞,不但沒有上學機會,沒有玩具,甚至還沒有朋友。他自己就曾經是這樣一個孩子。為使這些孩子淒慘的生活有一點溫暖,同時通過這些東西來教育他們,使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美和真理,他就要為他們寫些美麗的作品,富有現實意義的作品。他覺得最能表達他的這個思想的文學形式就是童話了。他要寫童話,要做一個童話作家。


 


 


 


  安徒生從此成了一個具有特殊風格的童話作家。他過去的歷程──艱苦的生活、學習、寫作和旅行,在他看來完全是一種有意義的準備和練習,即為童話的創作墊下基礎。從此童話成了他的主要創作活動。他花費40載光陰,為孩子撰寫了164則童話,文體包括故事、散文、散文詩及兒童小說。文體簡潔樸素,但充滿豐富想像力與濃厚詩情及哲理,又能反映所處時代和社會生活,表達平凡人的感情與意願。因此他的童話,表面上是「為孩子們講的故事」,實際上卻適合任何年齡層


 




 


  安徒生的愛情充滿悲劇。 
  安徒生說過為了童話,我放棄了自己的幸福,這是他一生愛情坎坷的總結。17歲時,安徒生愛上了翻譯家的女兒,但是對方家人連續去世,女孩整日郁郁寡歡,最后所乘坐的輪船在大西洋裡燒毀,安徒生悲痛欲絕,寫詩悼念。 
  25歲時,安徒生愛上一個富家女,結果遭到拋棄。后來在一次旅途中,一位富家女愛上了安徒生,但這時的安徒生已經沉浸在童話裡,他說,我的愛情在童話裡,拒絕了她,但安徒生卻終生懷念著她。 
  40歲的安徒生和瑞典女歌星林德相識,對方一直把他看作親愛的弟弟,感情雖好,但是兩人都過著旅行式的生活,到老都沒有能夠終成眷屬。雖然屢次失戀,但安徒生卻為世人留下了160多篇美妙的童話。


  



 


  18401857年,安徒生訪問了挪威、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在旅途中寫了不少遊記,如:《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瑞典風光》(1851)、《西班牙紀行》(1863)、《訪問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國會見了許多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847年在英國結識了狄更斯




 


  「人類啊!當靈魂懂得了它的使命以後,你能體會到在這清醒的片刻中所感到的幸福嗎?在這片刻中,你在光榮的荊棘路上所得到的一切創傷----即使是你自己造成的----也會痊癒,恢復健康、力量和愉快;……歷史拍著它強大的翅膀,飛過許多世界,同時在光榮的荊棘路的這個黑暗背景上,映出許多明朗的圖畫,來鼓起我們的勇氣,給予我們安慰,促進我們內心的平安。這條光榮的荊棘路,跟童話不同,並不在這個人世間走到一個輝煌和快樂的終點,但是它卻超越時代,走向永恆。」


  這是節錄自安徒生〈光榮的荊棘路〉的話,就向是一首激勵人們向上、向創造、向人類最高的境界前進的詩,安徒生知道這就是他那麼熱情為人類「未來的一代」寫童話的使命。





 




 


↑那天跟孩子說了人魚公主的故事。


孩子也會對於人魚公主的犧牲感到於心不忍。




 


  安徒生的愛情之路也相當坎坷,他總是很輕易地就陷入愛河,而他所傾心的女子卻總是傾心於他人。他曾愛上自己朋友的妹妹,但後來她卻嫁給了別人。之後,安徒生又毫無希望地迷戀上了瑞典歌劇天後詹尼﹒琳德,安徒生的《夜鶯鳥》據說就是為她創作的,因為琳德曾被譽為瑞典的夜鶯鳥。不僅如此,如今很多學者一致相信,安徒生是一名雙性戀者,對男性也表現出很強的興趣。丹麥文學教授安妮認為,安徒生對女性和男性的興趣在感情方面超過了肉體方面1.88米的高個子和他突出的大鼻子,也許注定了他在愛情上不會是一個幸運者




↑安徒生手寫的扇子。




「懷念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園長媽咪幾乎都紅了眼眶。


我們很難去想像這樣被許多人包圍的人竟然有著這樣的孤寂。




 




 


安徒生經典故事-「飛天箱」。


安徒生喜歡旅行,展覽中還有展示他的一只皮箱。


皮箱後方是滿天煙火。




 




  


  但很少有人知道除了童話,安徒生一生還寫過六部長篇小說,七部長篇遊記,五十部戲劇,上千首詩歌,另外,上千封給親友的信件大多也是優秀文學作品。不僅如此,作為同代人中最受歡迎的剪紙藝術家,他創作過上千件堪稱奇跡的剪紙。這位詩人,像隨身帶筆一樣隨身帶一把剪刀,用以剪紙取悅大人和孩子。這和他的詩文創作並無直接聯系,但他一面剪,一面一定會講一個幻想故事。剪紙完成的時候,就是故事講完的時候。故事的高潮——他把神秘的剪紙打開,展現出它的內容。安徒生還畫過幾百件素描,拼貼過十幾本精美畫冊。這些作品也充滿童話般的幻想。


  他身上幾乎總帶著一把剪刀


  安徒生剪紙,但是實際上他是在用剪刀寫作。在1853年贈送給阿斯特麗德﹒斯坦普的拼貼畫冊裏,有一頁用九幅他自己的剪紙組成的大幅畫。上面題寫了解釋其內容的一首小詩:


  全是安徒生的詩剪紙!


  絢麗多彩,各式各樣有趣的東西,


  全是一把剪刀剪出的!


  我們正是應該用這首小詩來看待安徒生的剪紙藝術。絢麗多彩,風格多樣,詩情洋溢;這些特征也是他的詩、劇、童話故事、小說和遊記的特征。實際上我們絕不能把安徒生的剪紙和他的文字作品分割開來。我們也絕對不能認為那只不過是安徒生的餘興或者逗樂而已。讀一讀安徒生在世時只用英文發表過的童話《宮廷人像撲克牌》。這是一篇童話和剪紙互動的傑作,是安徒生剪紙和文學作品同體意識的具體體現。安徒生的很多剪紙是一篇篇的小童話;他的很多童話原本就是造型藝術作品。


  他總有一種剪和貼的欲望


  正像他有著強烈的寫作和旅行的欲望一樣,安徒生有一種剪和貼的欲望。他身上幾乎總帶著一把剪刀,那是很危險的事情。剪刀可能掉出口袋,他可能坐到剪刀上。有一次他乘馬車穿過菲茵島時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剪刀戳著了他的背脊。


  安徒生隨時可以拿取一張紙,疊成兩層或者幾層,動手剪起來,很快就剪出了各式各樣的人物、花飾或者風景。剪紙常常是一篇合時合情、有透視感的小小童話。安徒生的剪紙和他的童話一樣,首先是用來娛樂兒童以及成年人的。他一邊給孩子(們)講故事,一邊剪紙。他拿著剪刀和紙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這位從小就希望當個演員的安徒生便完全進入了角色。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他的眼睛會流下悲傷的淚水;會張著嘴大笑;還會低聲細語讓你毛骨悚然,或是高一聲低一聲地唱。突然,他的講述和剪刀都停了下來,他用手小心慢慢地把剪紙揭開。他說不定還會對著紙吹一口氣,於是一幅奇妙的剪紙就誕生了。故事的結局會讓孩子驚訝,剪出來的圖形更是孩子們無法想像的。




 


  《醜小鴨》是安徒生在西元1844年寫的。在這個故事中,其實那隻處處被嘲弄、被歧視、『醜得出奇』的小鴨,具有嘲笑它的動物的身上所缺乏的東西,那就是一顆良善的心、豐富的精神內在以及對『美』的渴望與追求。那隻連『媽媽』都嫌棄的孤單小鴨,走在孤獨無助的路上,還不時飽受其他動物的挑釁與威脅;而在歷經千辛萬苦後,最後竟奇蹟似地變成一隻美麗的天鵝!

  這個故事真實又清析地反映出社會上對相異於己的排斥。整篇內容的發展到最後的節尾,帶來了破涕為笑、典型的喜劇式收場。更讓讀者在一路感受醜小鴨的悲哀又沉悶的身世時,得到一種突然釋放的放鬆效果,真是令人喜出望外,大呼過癮!其實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安徒生自己成長蛻變的過程。它的情節發展,配合真實的題材做為故事的後盾,帶來了一些強而有力的訊息,那就是:『凡人』跟偉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面對失敗時或考驗後的反應。『凡人』在面臨失敗時,會改變自己的初衷,選擇一些『容易的事情』做,甚至是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反觀『偉人』在面對挫折時,是『忠於自己的理想』、是愈挫愈勇!智者也說過:『偉大就是追尋自己的理想』。
 2. 某位智者曾言:「當上帝給了我們一些不利的情況時,祂同時也會給我們一些恩賜,若認為自己有一些缺陷,試著去找出上帝給了你什麼優勢,以平衡你的生活,應發掘出你的優點,發揮你的才華,走入上帝恩賜於你生活中的肯定面,以提昇你的生活。」安徒生的一生就是一個最好的榜樣。他並未因挫折而憂心喪志。反而時時刻刻關心著受苦受難的人們。在他充滿愛的心中,蘊藏著一股對真、善、美的熱情,驅策著安徒生一步步走到生命的高峰。


  3.世界顛倒』;最豐富的有可能是最受嘲弄、最孤單的。因此,當我們發覺自己有排斥別人的心態的時候,不妨『將心比心』地想想那隻《醜小鴨》可能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也許我們會因此而更有包容心。

  4.『天助自助』。安徒生的故事印證了一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上帝永遠不會遺棄我們的!

 
《醜小鴨》不知鼓勵了多少悲傷孤單的心靈,它帶來了希望給那些不被社會接受的人們。看完醜小鴉的故事,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充滿愛心的安徒生,堅定又溫柔地告訴不幸的人們:也許『你』就是那隻美麗的天鵝!我想社會上如果能有更多人打開心扉,接受彼此的異同,那麼生命一定更美好、更多彩多姿。讓我們一起來為困苦不幸的人祈禱,祝福他們早日發覺自己『特 別的美』。




 

↑美人魚的尾巴,還有國王的皇冠都很經典唷!


在展覽場裡,都是大家爭相拍照的景點。


 



 


  安徒生熱愛旅行,在交通尚不發達的十九世紀,他便做過二十九趟國外旅行,可算是當時最富於旅行經驗的人。他早期多搭乘公共馬車,也曾徒步、騎馬、騎騾……在鐵軌終於跨越歐洲大陸後,他更是非常歡迎,但膽小的他總是擔心自己搭上相反方向的列車。安徒生認為旅行就是人生,他喜歡去看廣大的世界,在不斷的旅行中充實自己,又可以排除寂寞,更是他啟發靈感、取材或動筆的工作場所。


  安徒生早年喜愛一個鄉下女子里波兒,他們的境遇類似,於是非常友好,但她卻婉謝了安徒生的追求,與另一位男士結婚,這對安徒生是一個沉重打擊,但他將這份真誠的愛情埋藏心中,在他死去時,人們發現在他胸前小袋內裝著一封里波兒婚前寫給他的最後一封信。安徒生對愛情的追求,雖然像〈海的女兒〉的結局一樣,最後變成了泡沫,但感情的本身卻是永恆的。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精采絕倫的故事。


安徒生的一生是充滿驚奇,雖然極成就與榮耀於一身,卻有著孑然一身的孤寂,這是我覺得最悲淒的地方,也是我紅眼眶的理由。


英雄是孤寂的。


在讀過很多偉人的傳記之後,對於這句話就有著更深的體悟。也許是那樣的孤寂感造就了安徒生多體驗多感觸的人生經驗進而造就了永垂不朽的故事。


園長媽咪期其實一直在蒐集一些資料讓您有更多的資訊可以認識安徒生,所以比較慢將文章寫上,希望您有仔細閱讀,並且也深深覺得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2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