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名Amedeo Clemente Modigliani
出生1884年7月12日(1884-07-12)
義大利利佛諾
逝世1920年1月24日 (35歲)
法國巴黎
國籍義大利
領域繪畫雕塑
訓練佛羅倫斯藝術學院
代表作《龐畢度夫人》
《圍紅圍巾的珍妮》


  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英語Amedeo Modigliani,1884年7月12日-1920年1月24日),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猶太人。莫迪里安尼受到19世紀末期新印象派影響,以及同時期的非洲藝術立體主義等藝術流派刺激,創作出深具個人風格,以優美弧形為特色的人物肖像畫,而成為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莫迪里安尼長期生活在窮困與疾病之中,留下的文字資料有限,因此關於他本人的軼事傳說十分多。其中,他與巴伯羅·畢卡索的友誼、未完成的雕塑夢想,以及與珍妮·耶布特奴(Jeanne Hebuterne)傳奇性的戀情,仍是巴黎蒙馬特繪畫界膾炙人口的故事與話題。


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生於1884年義大利托斯卡尼(Toscana)區的利佛諾(Livorno),雙親家族都是瑟法底猶太人(Sephardi Jews),分別居住在羅馬(Rome)與法國。莫迪里安尼出生前,父親弗拉米諾·莫迪里安尼(Flaminio Modigliani)是富有的企業家,但他出生之年事業失敗,宣告破產,全家由高級住宅搬到破舊的廉價公寓裡,家中財產則為了抵押債務,全部搬空,僅有母親生育莫迪里安尼時的床鋪因法律規定而未被搬走。


雖然家道中落,莫迪里安尼仍接受相當好的教育,尤其母親耶婕米耶·加爾辛(Eugénie Garsin)出身法國加爾辛(Garsin)家族,精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對哲學文學有高深的造詣,且據推測曾擔任為人捉刀,寫作英語小說。身為么子,母親對他的教育最花心思,在義務教育外,又讓他接受四年的古典主義教育,培養出日後優雅的氣質。而加爾辛似乎也注意到兒子藝術上的性向,1895年莫迪里安尼十一歲時,她在日記裡寫道:



這孩子的特徵一值沒有定型,所以實在無法描述他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他的舉止就像一個被寵愛的小孩,但他從未缺乏智慧,我們必須等待及觀察這繭裡是什麼:也許他會是一名藝術家。

[編輯] 少年時期


莫迪里安尼自小便體弱多病,1898年罹患傷寒後更不得不休學回家修養。恢復健康後,母親送他到當地著名風景畫畫家古里耶摩·米克里(Guglielmo Micheli)的畫室學習。米克里是斑痕畫派(Macchiaioli)創始人喬凡尼·法托里(Giovanni Fattori)的學生,擅長以顫動的線條表達光線動感。在他指導下,莫迪里安尼雖未承襲其畫風與取材興趣(事實上,他畢生作品中只有四張是風景畫。)但顯露出繪畫上的才華,僅僅三、四個月便能畫出相當水準的素描。


 





《大裸婦》,1917年當代美術館藏。

外部連結



  



 


藝術家莫迪利亞尼,是一個相當傳奇的畫家,他的生命只綻放短短的三十六年而已,像是梵谷一樣,短暫但是深刻,留下令人來不及注意審視的驚訝與遺憾。他是義大利二十世紀以來最知名的畫家,繼承了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精神與融合二十世紀的新觀念畫法,活躍於一次大戰前後的巴黎,他的繪畫題材以身邊的人物為主,有戀愛的情人,喝酒的朋友,摯友般的畫商‧‧等等。


在繪畫史上,莫迪利亞尼被歸為巴黎派,巴黎派指的是一次大戰到二次大戰期間活躍於巴黎的外國畫家〈其中也有一兩位是法國畫家〉,對於法國的繪畫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一派畫家的特點是他們仍保有來自祖國地域內的民族特色與情感,因此個人風格極濃,在當時的畫壇獨樹一幟,巴黎派的畫家有,來自蘇俄的史丁夏卡爾、法國的尤特里羅、義大利的莫迪利亞尼、日本的藤田嗣治 … 等等。





 


莫迪利亞尼的繪畫風格的特色---修長的脖子兩對〈無神〉的杏眼拉長的鼻子用平塗法大塊上色的技法,這些風格就像他 的簽名一樣,讓我們輕易的就能分辨出他來。或許有人會問這樣的畫法、特色,他是受什麼影響而產生的,這就要從莫迪利亞尼當初的藝術期望來說了,莫迪利亞尼當初來到巴黎的期望是希望自己能當個雕刻家,這個願望一直到四年後他認識了雕刻家布朗庫西後才得以實現,但這雕刻生涯並未持續太久,因為莫迪利亞尼本身身體就不好,無法長時間受雕刻所產生的石灰粉塵侵蝕,加上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石材取得困難,所以不得不放棄雕刻的生活。


 


    他一生始終忠於自己的理念創作,不因外在環境而改變,宛如一顆光芒四射的流星,一閃即逝。隨著時間的流逝,莫迪利亞尼的名字不但沒有被世人遺忘,反而更加光彩奪目。


 




 


  真正的藝術家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知音難尋的孤獨感是他們的宿命。才氣縱橫的莫迪利亞尼,繪畫的天分與功力,不在畢卡索之下,但命運與聲名和畢卡索相比,卻有天壤之別。電影以描繪莫迪利亞尼和珍的浪漫愛情故事為主調,兼之以莫迪利亞尼和畢卡索之間的繪畫比賽為輔,導演以此帶出藝術、愛情與人生的縱橫糾纏。


  個性決定命運。莫迪利亞尼快意人生,玩笑嘻樂,雖然有點玩世不恭,但忠於自己藝術心靈的真誠,卻不容置疑。他不願屈從市場的生存法則,不以金錢論斷自己畫作的價錢,因他知道他的畫的價值,不是用金錢所能衡量的。相形之下,畢卡索則熟習市場法則的操作,因此名利雙收。他雖狂妄,但對莫迪利亞尼這個可敬的對手,仍然心誠認同。例如,在繪畫比賽之後,他還是很有風度,帶頭鼓掌,讚許莫迪利亞尼的成就,頗有甘拜下風的氣度。


  

藝術、愛情與人生的孤寂路:


我看「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


 


今天我們要畫的主題,就是莫迪利亞尼最著名的作品--珍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tto2maggie 的頭像
    otto2maggie

    快樂心文教機構

    otto2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