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先生簡歷  

(1863-1957 )


  齊白石 ,生於清同治二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杏子塢星斗塘一個貧窮的農家。家裡有一畝水田,除了田中的生產之外,還必須依靠打零工賺來的工資方能餬口。 「我們家鄉,做飯是燒稻草的,我母親看稻草上面,常沒打乾淨,剩下來的穀粒,覺得燒掉可惜,用擣衣的椎,一椎椎的椎了下來,一天可以得穀一合,一月三升,一年就三鬥六升了,積了差不多的數目,就拿去換棉花。又在我們家裡的空地上,種了些麻,有了棉和麻,我母親就春天紡棉,夏天織麻。....我母親織成了布,染好了顏色,縫製成衣服... .」這裡面充滿了實在生活的經驗,齊白石就是在一個多麼洋溢著實在生產活動的環境中渡過了他的童年,這些豐富的物質知識與勞動經驗,成為他日後藝術上所憑藉的最有力的語言。


  當他長大之後,童年生活的貧窮、勞苦,非但沒有被當成恥辱,羞怯地掩藏起來,他反而憑藉著這珍惜的童年經驗,自信而驕傲地發展了他獨特的美學,他在畫面上畫蝦蟹、青蛙、蝌蚪、掃帚、犁田的牛、小雞、稻穗、菜蔬、果子、牛糞....,把一切傳統貴放士大夫或文人畫中鄙夷或漠視的題材提昇出一種尊嚴,並且用樸實沉厚的技法認真地創造出藝術上的形像。齊白石藝術中的第一種美學基礎便因此建立起來了,我們可稱之為「農民美學」。齊白石的農民性格成為支配他一生思想行為與藝術活動的基礎。強韌的生命力可說齊白石「農民美學」的第一要義,它最大的特色則在對立於傳統士大夫文人美學的嬌弱、頹廢。他畫過一張畫,水墨的一顆大白菜和鮮紅的兩隻辣椒,都是民間最普遍的食物,然而齊白石給它們一種驚人的尊嚴,並且題款上說:「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齊白石是很自覺地把一些平民性的東西提昇出來,以平民性的美學,並列於傳統士大夫文人建立起來的美學,牡丹、荔枝的嬌貴似乎一下子在飽滿健康、充滿生命力的白菜之前大為遜色了。



 


 


  


  



          

↑齊白石最著名的作品-荔枝圖


  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畫家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水墨家-齊白石。齊白石是一位受當代、古代畫家影響而在繼承古代繪畫藝術基礎上大膽創新的畫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別出新裁,平易近人。以寫實為主,取材都是自己接觸或親眼見過的,沒見過的從來不畫,一生堅持生活的藝術。


今天的主題是荔枝圖。


 


 



 


↑來欣賞孩子揮毫的英姿。


 



 



 



 



↑看Henry小心翼翼,仔細的畫畫。


我看了~~真是 好感動。



 



 



 



 



 



 



 



 


↑這次孩子的作品,在臨摹部分真的表現的可圈可點。


儘管是荔枝圖的主題,但是每個孩子的荔枝圖卻都各有自己的特色。


說真的~園長媽咪看到的時候,真的有嚇一跳!


這水準~~


堪稱高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2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