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


  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看他的眼神很可怕──「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史坦堡博士非常肯定,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曾有一位小二的孩子告訴心理醫師陳質采,「我就像籠中鳥,每天從一個籠子被換到另一個籠子。」陳質采問,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語中的:「想學,沒環境會偷著學;不想學,請到李遠哲來教化學也沒用。」


  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要有時間,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


  如果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對於孩子在乎的場合,如生日、表演、比賽,或者孩子需要有人談一談的時候,父母因故缺席或要等到有空再回來陪孩子,對親子相處的品質一定會大打折扣。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日本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在幼兒3歲之前決定。這聽起來很駭人聽聞,然而根據板橋地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的研究觀察,孩子在6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和孩子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都有相關,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


 



 


 


分享者:       Teacher    Maggie        分享日期:  102. 3. 22


心得:


 最近書店裡最暢銷的親子書籍莫過於一系列的外國媽媽怎麼樣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教養始終是父母一生的功課與智慧,然而,誰的教養方式是對的?誰的教養是有用的?該聽誰的?每個家長都會被這些所謂的方式或是建議給搞混了。


然而,沒有哪種教養方是最好。當你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傾聽他的需求,你便會知道哪一種教養是適合自己了。


『孩子的教育,成也父母,敗也父母。』


這不是只是說明了父母面對孩子的態度,更說明了父母的言行都在在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這四種角色在孩子發展的階段都扮演關鍵性的作用。面對教養問題,,我們實在可以不必這麼費盡心力的無助。只要你願意搞懂自己孩子的個性,父母本身有著良好的人生態度,我們給孩子的便是一生受用無窮的禮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tto2maggie 的頭像
    otto2maggie

    快樂心文教機構

    otto2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